中医古籍
  • 《类经》 二十三、孕脉

    作者: 张介宾

    (素问平人气象论 阴阳别论)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手少阴,心脉也。脉要精微论曰∶上附上,左外以候心。故心脉当诊于左寸。动甚者,流利滑动也。心生血,血旺乃能胎,妇人心脉动甚者,血旺而然,故当妊子。启玄子云∶手少阴脉,谓掌后陷者中,当小指动而应手者也。盖指心经之脉,即神门穴也,其说甚善;然以余之验,左寸亦应。任,妊同,孕也。)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素问阴阳别论。阴,如前手少阴也,或兼足少阴而言亦可。盖心主血,肾主子宫,皆胎孕之所主也。搏,搏击于手也。阳别者,言阴脉搏手,似乎阳邪,然其鼓动滑利,本非邪脉,盖以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是谓阴搏阳别也。腹中论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亦此之义。王氏脉经曰∶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滑伯仁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妊也。愚按∶妊子有子之义,乃男子女子之通称。盖本经以孕育为言,而于男女皆称子,非男曰子而女则否也,后世以此为男子者非。然本经未分男女,而男女之别将何如?考之叔和脉经曰∶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又曰∶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又曰∶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又曰;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自后凡言妊脉者,总不出此。及滑伯仁则曰∶左手尺脉洪大为男,右手沉实为女。近代徐东皋曰∶男女之别,须审阴阳。右肺盛,阴状多,俱主弄瓦;左尺盛,阳状多,俱主弄璋。备察诸义,固已详尽;然多彼此矛盾,难以凭据。若其不易之理,则在阴阳二字。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以寸尺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体分阴阳,则鼓搏沉实为阳,虚弱浮涩为阴;诸阳实者为男,诸阴虚者为女,庶为一定之论。然犹当察孕妇之强弱老少,及平日之偏左偏右,尺寸之素强素弱,斯足以尽其妙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