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类经》 十、五脏异藏虚实异病

    作者: 张介宾

    (灵枢本神篇连前章)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宣明五气篇曰∶肝藏魂。五脏生成篇曰∶人卧则血归于肝。调经论曰∶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营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故曰脾藏营。营舍意,即脾藏意也。脾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以脾主四肢,而脾为五脏之原也。太阴脉入腹络胃,故脾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经当作泾。溲音搜。)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宣明五气篇曰∶心主脉。调经论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喘喝者,气促声粗也。胸盈,胀满也。仰息,仰面而喘也。宣明五气篇曰∶肺藏魄。调经论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九针论曰∶肾藏精、志也。调经论曰∶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此与前本神原属同篇,彼言情志损伤,此分五脏虚实。故凡五脏有不安者,必审其病形虚实情志所属,乃可随其藏以调之。此总结前章而言其治法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黄宫绣
  • 作者:
    张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