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类经》 四、四气调神

    作者: 张介宾

    (素问四气调神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万象更新也。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广,大也。所以布发生之气也。)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缓,和缓也。举动和缓以应春气,则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后彼此。)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皆所以养发生之德也。故君子于启蛰不杀,方长不折。予,与同。)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凡此应春气者,正所以养生气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逆,不顺也。奉,承也。肝属木,王于春。春失所养,故伤肝,肝伤则心火失其所生。故当夏令则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因为寒变。寒变者,变热为寒也。春生既逆,承生气而夏长者少矣。)

    夏三月,此谓蕃秀,

    (蕃,茂也。阳王已极,万物俱盛,故曰蕃秀。蕃音烦。)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起卧同于春时,不宜藏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长夏火土用事,怒则肝气易逆,脾土易伤,故欲使志无怒,则华英成秀。华英,言神气也。)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夏气欲其疏泄,泄则肤腠宣通,故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凡此应夏气者,正所以养长气也。长,上声。)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

    (心属火,王于夏。夏失所养,故伤心,心伤则暑气乘之,至秋而金气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 疟。夏长既逆,承长气而秋收者少矣。 音皆。)

    冬至重病。

    (火病者畏水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

    (阴升阳降,大火西行,秋容平定,故曰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风气劲疾曰急。物色清肃曰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避初寒,早起以从新爽。)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阳和日退,阴寒日生,故欲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皆所以顺秋气,欲使肺金清净也。)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凡此应秋气者,正所以养收气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肺属金,王于秋。秋失所养,故伤肺,肺伤则肾水失其所生,故当冬令而为肾虚飧泄。飧泄者,水谷不分而为寒泄也。秋收既逆,承收气而冬藏者少矣。飧音孙。)

    冬三月,此谓闭藏,

    (阳气藏伏,闭塞成冬也。)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坼,裂也。天地闭塞,故不可烦扰以泄阳气。坼音策。)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所以避寒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皆所以法冬令,欲其自重,无妄动也。)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去寒就温。所以养阳,无使泄夺,所以养气。亟,数也。 真氏曰∶冬气闭藏不密,温暖无霜雪,则来年阳气无力,五谷不登;人身亦是如此,静时纷扰,则动时安能中节?故周子以主静为本,程子以主敬为本,其理一也。亟,棘、器二音。)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凡此应冬气者,正所以养脏气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肾属水,王于冬。冬失所养,故伤肾,肾伤则肝木失其所生,肝主筋,故当春令而筋病为痿。阳欲藏,故冬不能藏,则阳虚为厥。冬藏既逆,承脏气而春生者少矣。)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