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阳陵泉胆经穴也。《灵兰秘典》、《六节脏象》等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附于肝,肝经之脉,上循喉后,故咽为之使,而胆气亦由之而上也。以谋虑太劳而不决,使胆虚汁泄而气上溢,故口苦而名胆瘅也。凡劳思过虑,无不动火而致胆热,即口苦矣。取阳陵泉,治胆募俞,皆针法也。《阴阳十二官相使》或者即《脏象》等论所云∶十二官各司其职,而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以求其中义理,而设治法者乎?或者谓《阴阳十二官》古经名,今已亡失。未知孰是,以俟明哲辨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阳陵泉胆经穴也。《灵兰秘典》、《六节脏象》等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附于肝,肝经之脉,上循喉后,故咽为之使,而胆气亦由之而上也。以谋虑太劳而不决,使胆虚汁泄而气上溢,故口苦而名胆瘅也。凡劳思过虑,无不动火而致胆热,即口苦矣。取阳陵泉,治胆募俞,皆针法也。《阴阳十二官相使》或者即《脏象》等论所云∶十二官各司其职,而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以求其中义理,而设治法者乎?或者谓《阴阳十二官》古经名,今已亡失。未知孰是,以俟明哲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