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膀胱为肾腑,外应腠理毫毛,脏病必及于腑,故乍觉寒袭腠理而洒洒然,如冷水洒之也;肾居腰脊,故腰脊痛;肾开窍于二便,邪侵气窒,故宛转大便难也;目之黑珠属肝,瞳神本肾,肾连肝病,故目 然, 音悬,即昏眩也;十二经阴阳之气,交接于手足指尖,阴阳不得交通,则手足皆寒。刺膀胱、肾经以泄其邪。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膀胱为肾腑,外应腠理毫毛,脏病必及于腑,故乍觉寒袭腠理而洒洒然,如冷水洒之也;肾居腰脊,故腰脊痛;肾开窍于二便,邪侵气窒,故宛转大便难也;目之黑珠属肝,瞳神本肾,肾连肝病,故目 然, 音悬,即昏眩也;十二经阴阳之气,交接于手足指尖,阴阳不得交通,则手足皆寒。刺膀胱、肾经以泄其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