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素问·大奇论》曰∶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
此举脉象以辨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是石水者,阴邪盛于阴分,故云多阴少阳,而肝肾之脉并沉,则木沉水中,水中阳微,阴凝如石也;肾肝之脉并浮者,风木之气胜,水从风鼓而泛滥,故为风水之病也。盖肾脏为阴阳之根,根本固,则阴阳和平,而生化不息,根本空虚,则阴阳妄动,阳化为风,阴变成水。阴盛则水壅结而沉伏,名曰石水也;阳盛则风鼓水而泛滥,以致身面皆肿,名曰风水也。皆根本空虚之故也。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素问·大奇论》曰∶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
此举脉象以辨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是石水者,阴邪盛于阴分,故云多阴少阳,而肝肾之脉并沉,则木沉水中,水中阳微,阴凝如石也;肾肝之脉并浮者,风木之气胜,水从风鼓而泛滥,故为风水之病也。盖肾脏为阴阳之根,根本固,则阴阳和平,而生化不息,根本空虚,则阴阳妄动,阳化为风,阴变成水。阴盛则水壅结而沉伏,名曰石水也;阳盛则风鼓水而泛滥,以致身面皆肿,名曰风水也。皆根本空虚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