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栀子冬不陨叶,五月感一阴之气,生花六出,洁白芬香,得金水之气也。其实结于枝梢,圆小赤色,味苦性寒,乃阴中之阳,肾之心品也,故炒黑而成离中之虚,导心火以下交于肾。元如曰∶六者,阴之终也,花多五瓣,如雪花、栀子花、玄精石,皆感阴气生成。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栀子冬不陨叶,五月感一阴之气,生花六出,洁白芬香,得金水之气也。其实结于枝梢,圆小赤色,味苦性寒,乃阴中之阳,肾之心品也,故炒黑而成离中之虚,导心火以下交于肾。元如曰∶六者,阴之终也,花多五瓣,如雪花、栀子花、玄精石,皆感阴气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