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茯神(一钱) 远志(一钱) 枣仁(一钱) 当归(钱半) 煨姜(一钱) 人参(一钱) 黄 (二钱半) 冬术(钱半) 龙圆(五枚去壳) 丹皮(钱半) 麦冬(一钱)甘草(一钱) 大枣(五个)
按∶上原方主治心衰火盛,不能生土,以致土困金败,外兼咳嗽吐痰,寒热往来,盗汗等症,悉以此方治之。凡见脾胃衰弱,饮食少思,大便泄泻,总属心气不旺所致,此补本法也。凡各种虚症,补中益气汤所不效者,投以此方,加五味、白芍以敛其心气,奏效更神也。又按补中阳药也,归脾阴药也。凡因饥饱劳役,伤其脾而气虚者,宜用补中,补中者,补中以益其气也;因思虑郁结,伤其脾而血虚者,宜用归脾,归脾者,嘘血以归于脾也。至于心力俱劳,而气血俱伤者,则补中归脾,单服固非对症,合用又不成方,惟有养荣一方,可合补中归脾两症而统治之,不致拈一放一耳。
凡舌见赤色而滑润,属小肠阳气虚坠者,补中益气汤加山栀、川乌主之。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茯神(一钱) 远志(一钱) 枣仁(一钱) 当归(钱半) 煨姜(一钱) 人参(一钱) 黄 (二钱半) 冬术(钱半) 龙圆(五枚去壳) 丹皮(钱半) 麦冬(一钱)甘草(一钱) 大枣(五个)
按∶上原方主治心衰火盛,不能生土,以致土困金败,外兼咳嗽吐痰,寒热往来,盗汗等症,悉以此方治之。凡见脾胃衰弱,饮食少思,大便泄泻,总属心气不旺所致,此补本法也。凡各种虚症,补中益气汤所不效者,投以此方,加五味、白芍以敛其心气,奏效更神也。又按补中阳药也,归脾阴药也。凡因饥饱劳役,伤其脾而气虚者,宜用补中,补中者,补中以益其气也;因思虑郁结,伤其脾而血虚者,宜用归脾,归脾者,嘘血以归于脾也。至于心力俱劳,而气血俱伤者,则补中归脾,单服固非对症,合用又不成方,惟有养荣一方,可合补中归脾两症而统治之,不致拈一放一耳。
凡舌见赤色而滑润,属小肠阳气虚坠者,补中益气汤加山栀、川乌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