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一)溴酚(磺溴酞钠,BSP)排泄试验
以溴酚1ml缓慢静注(1min),45min后95%以上可以排出,滞留2%以下。当注入BSP后,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相结合,被肝细胞摄取再在酶的催化下,与谷胱甘肽结合,随胆汁排出。当肝细胞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障碍时,BSP出现滞留。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肝昏迷时滞留,可用以判断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本试验应注意过敏反应及休克。
表10-7毒物的生物转化举例
*CytP450系即CytP450依赖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系。
(二)靛青绿(ICG)排泄试验
靛青绿为暗绿色色素,静脉注射后迅速与白蛋白结合,90%以上被肝细胞摄取,以原形从胆汁排出,此试验主要反映肝细胞摄取色素的功能。ICG试验与肝小叶间质系统的病变(假小叶、纤维化)有关,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时显著滞留,肝炎时亦出现滞留,恢复期此试验较早正常化。正常人15min滞留10%以下。本试验亦应注意过敏反应及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