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临床激光治疗学》 二、喉血管瘤

    (一)概述

    喉血管瘤发病率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理改变一般分为毛细血管型及海绵血管型。血管瘤多位于声带、喉室、假声带与杓会厌襞处,引起咳嗽及声嘶,咯血偶见。喉镜检查见肿瘤突出于粘膜表面,表现光滑、肉芽样或结节状,可不似血管瘤样肉芽肿的有明显溃烂面。喉血管瘤常呈紫色或红色,有时呈苍白色,有时喉镜检查不易怀疑为血管瘤。

    (二)激光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有炎症感染者应抗炎治疗,待炎症消后再治疗。较大年龄患者,应对身体做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及肺透检查)以排除并发病及指导安全手术。

    麻醉:患者可用2%利多卡因或1%的卡因喉头喷雾麻醉;对小孩不合作选全麻。

    (三)激光手术

    治疗以Nd:YAG激光,光纤末端清洁,无散射光。按规则启动激光,功率20W。患者仰卧位。用麻醉咽喉镜进行手术者,患者头向后仰做气管插管式操作;用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时,患者平卧即可,光纤经活检孔插入直视下对血管瘤照射。麻醉喉镜下治疗光纤易摆动时附一硬性细金属,便于手术操作。激光照射喉血管瘤不能汽化及炭化,以血管瘤色变白为限度,否则损伤过重。根据镜下血管瘤类型决定输出激光剂量及照射时间。作者常用输出功率20W,总剂量达6~12kJ。

    纤维镜下治疗时,合作病人可嘱其屏气半分钟,稍停片刻再屏气,分次照射病灶。同时光纤照射病灶要准确,注意光纤不能在进入纤支镜活检孔道时误输出激光,否则内镜易被激光彻底损坏。术毕退出内窥镜。

    (四)术后处理

    病人术后口服多种维生素及抗炎治疗。口内含喉片,1日数次。配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

    2月后复查,未完全治愈者可二次激光治疗。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