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鸡峰普济方》 杂治法

    作者: 张锐

    凡伤寒之病本是风寒暑湿疫疠之气其证各别初觉病在表寒热头疼四肢拘急六脉浮紧此乃邪气其脉必浮洪当令解也又有兼饮食作孽因好用消化之药虽不利动要为妄攻虽复发汗不能解也凡调治伤寒切须慎初经云伤寒之病作于阳者为病必热虽甚而不死惟阴厥多危细详其由多缘寒此阴厥证皆缘始感寒服辛甘药发散既不愈却不保其真而调其谷气故邪不退而成此疾若保真气调谷气邪必自退也若伤真坏谷邪气炽盛变异多端仲景云春夏宜汗是不可下也下汗须随其所宜今病发于阳而反得此疾胃气必无夭述于此达其理治疗有下汗吐补交错致于死候夫病有宜汤宜丸宜散者宜下宜吐宜汗宜灸宜针宜补者宜按摩宜导引者宜蒸熨者宜澡洗者宜悦汗吐且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祛分邪恶润泽枯朽悦皮肤益气力助困竭莫离于汤也丸可以逐风冷破坚症消积聚进饮食舒营卫宣开窍缓筋脉无出于丸也散者能散风寒暑湿之气摅寒温浊秽毒发扬四肢壅滞剪除五脏之结伏开肠利胃行脉通经莫离于散也下则舒豁闭塞补则益助虚乏灸则起阳救阴针则行营引卫导引则可逐客邪流利关节按摩则可以祛浮肿于肌肉当汗而不汗则使人毛孔闭塞闷绝而死当下而不下则使人腹胀通手浮肿而死当吐而不吐则使人胸结上喘水食不入而死当灸而不灸使人冷气重凝阴毒乃聚厥气上冲分决不散以致消灭当针而不针则使人营卫不行经络不利邪渐据真昧而休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浸关节固径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随肌肉久留半消宜蒸熨而不蒸熨则使人冷气潜伏渐成痹厥宜澡洗而不澡洗则使人阳气不行阴邪相害不当下而下则令人开肠荡胃洞泄不禁不当汗而汗则令人肌肉消绝津液枯耗不当吐而吐则令人心神烦乱脏腑奔冲不当灸而灸则令人伤经害络内蓄炎毒及害中和致于不救不当针而针则使人气血散失机关细陷不当导引而导引则使人真气劳败邪气妄行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人肌肉内冲腹肿筋骨舒张不当蒸熨而蒸熨则使人劳气顿行阴气内聚不当澡洗而澡洗则使人湿起皮肤热生肌体不当悦愉而悦愉则使人神失气消精神失次不当和缓而和缓则使人气停意折健忘伤失大凡治疗要合其宜脉候病状少陈于后病不发汗则勿发其汗脉不疾数则勿疏其下心胸不闭尺脉微弱不可吐也关节不急营卫不壅不可用针阴气不盛阳气不衰不可灼艾内无客邪勿导引外无淫气勿按摩皮肤不痹勿蒸熨肌肉不塞勿澡洗神不凝迷勿悦愉气不奔走勿和缓顺之者生逆之者死尔谨叙下汗吐补交错证下于前病类对药备说于后凡卫生者经曰治伤寒有法非杂病之比然昔人禀气强实可以根据次用法治疗今人气血怯弱其治法之要宜以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