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集验方》 治虚劳遗精及益智方

    作者: 洪氏

    治梦失精方。

    韭子(一升熬)

    上一物,捣筛,酒服方寸匕,日再。神效。(《医心方》卷十三)

    灸丈夫梦泄法。

    灸足内踝上一寸,一名三阴交,二七壮,两脚皆灸,内踝踝上大脉并四指是。(《外台》卷十六)

    治人心孔 塞,多忘,喜误方。

    七月七日取蜘蛛网着领中,勿令人知,则永不忘也。(《肘后方》卷六

    又方

    丁酉日自至市买远志,着巾角中还,末服之,勿令人知。(《肘后方》卷六)

    孔子枕中神效方。

    龟甲、龙骨、远志、石上菖蒲分等,末,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令人大圣。(《医心方》卷二十六)

    开心散,令人不忘方。

    菖蒲 茯苓(各三两) 人参(二两) 远志(四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食后水服方寸匕,日一服。恒服之佳。(《医心方》卷二十六)

    治人嗜眠喜睡方。

    麻黄、术各五分、甘草三分,日中向南捣末,服一方寸匕,日三,令人不忘。(《肘后方》卷六)

更多中医书籍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