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头脑痛,防风枳实汤方。
防风(三两) 枳实(三两,炙) 茯神(四两) 麻黄(四两,去节) 细辛(二两)芎(三两) 前胡(四两) 生姜(四两) 半夏(四两 洗) 杏仁(三两) 竹沥(三升)
上十一物,切,以水六升,合竹沥,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频服两三剂尤良。(《医心方
治头风头痛方。
取荆沥不限多少。(《证类本草》卷十二)
治偏正头痛,谷精草一两,为末,用白面调摊纸花子上,贴痛处,干又换。(《证类本草》卷十一)
治头风方。
甘菊花 独活 茵芋 防风 细辛 蜀椒 皂夹 桂心 杜蘅 莽草
上十味,分等,水煮以沐头,必效。(《外台》卷三十二)
主风头沐汤方。
猪椒根(三两) 麻黄根 茵芋 防风(各一两) 细辛(一两)
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沐头,甚妙。(《外台》卷三十二)
主头风,搔之白屑起,鸡子沐汤方。
新生乌鸡子(三枚)
上一味,以五升沸汤扬之,使温温,破鸡子内中,搅令匀。分为三度沐,令发生去白屑,风
治头风痒,多白屑方。
大麻子仁(三升,研) 秦艽(二升)
上并置于泔汁中一宿,明旦温之,去滓,用已沐发。(《医心方》卷四)
冶头风痒白屑,风头长发膏方。
蔓荆子 附子(炮) 细辛 石南草 续断 皂荚 泽兰 防风 杏仁(去皮) 白芷 零陵香
上十七味, 咀,以苦酒渍一宿,明旦以猪膏等煎,微微火,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用以涂头中,甚妙。(《外台》卷三十二)
治头风痒,白屑,生发膏方。
鸟喙 莽草 石南草 细辛 皂荚 续断 泽兰 白术 辛夷 白芷 防风(各二两)柏叶
上十四味,以苦酒浸一宿,以脂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滓,滤收,沐发了以涂之,妙。(《外台》卷三十二)
治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
蜂房炙过,蝉蜕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二、三服。(《证类本草》卷二十一)
又方
蝉蜕、薄荷叶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证类本草》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