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
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胃中有痰有热者,然胃中有火与痰而致呕吐者,多矣。
朱奉议以半夏、生姜、橘皮为主。
孙真人误以哕为咳逆。
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
胃中有热,膈上有痰,二陈汤加炒栀子、黄连、生姜。
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以生姜、人参、黄 、白术、香附。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
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胃中有痰有热者,然胃中有火与痰而致呕吐者,多矣。
朱奉议以半夏、生姜、橘皮为主。
孙真人误以哕为咳逆。
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
胃中有热,膈上有痰,二陈汤加炒栀子、黄连、生姜。
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以生姜、人参、黄 、白术、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