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痰膈,因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遂成噎膈。其病令人胸膈痞饮食辄噎,不得下入胃中,必反上逆而呕,与痰俱出。治法宜调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均,气顺痰下,病斯已矣。
《和剂》四七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中脘痞闷,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
半夏(制,二钱) 茯苓(一钱六分) 紫苏叶(八分) 浓朴(姜制,一钱二分)
水一盏,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丁沉透膈汤(《和济》) 治脾胃不和,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不进,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并皆治之。
人参 砂仁 香附(各一两) 青皮 木香 肉豆蔻 白豆蔻 丁香(各半两)浓朴(各七钱五分) 草果 半夏 神曲(各二钱半) 甘草(一两五钱) 麦芽(五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不拘时热服。
涤痰丸
半夏曲 枯矾 皂角(炙,刮去皮弦子) 元明粉 白茯苓 枳壳(各等分)
上为末,霞天膏如丸,量人虚实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