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查古籍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足阳明脉,循颊车;手太阳脉,循颈上颊。二经俱受风寒,筋骨引颊,令人口 僻。目不能
《外台》治中风,面目相引,口 ,牙车急及舌不得转方
独活(三两) 竹沥 生地黄汁(各一升)
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即愈。
又方
牡蛎(熬) 矾石(烧) 附子(泡去皮) 灶下黄土
上各等分为末,取三年雄鸡冠血,和药敷其上,候复故,便洗去之。《千金翼》云∶左戴元礼云∶有无故口眼 斜,投以中风药不效,盖缘骨虚中受风邪所致。当于此求之,不可例作寻常中风治之。
又方
蓖麻子去壳烂捣,右 涂左,左 涂右。或以鳝血入麝香少许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