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开口出气。《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中寒之家,阴气下盛,招引阳气,引则阳陷,而阳性升浮,随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缘其阴盛阳衰,升气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阴常司权故也。清涕出者,肺气之上熏也。肺气郁阻,不得下达,则上熏鼻窍而生清涕。鼻孔窄狭,积气不能畅泄,故冲激而为嚏喷。以其中气虚寒,枢轴不运,肺无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喷恒作。然欲涕而即出,犹是上焦阳气之稍盛者,阳稍盛,则颜色和也。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开口出气。《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中寒之家,阴气下盛,招引阳气,引则阳陷,而阳性升浮,随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缘其阴盛阳衰,升气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阴常司权故也。清涕出者,肺气之上熏也。肺气郁阻,不得下达,则上熏鼻窍而生清涕。鼻孔窄狭,积气不能畅泄,故冲激而为嚏喷。以其中气虚寒,枢轴不运,肺无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喷恒作。然欲涕而即出,犹是上焦阳气之稍盛者,阳稍盛,则颜色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