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肺痿之病,金被火刑,必咳而渴,若但吐涎沫而不咳者,则其人不渴,必当遗尿而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气不摄水故也。此为肺中寒冷,必头目眩晕,多吐涎唾。以其肺胃寒滞,阳不归根,是以发眩。气不四达,是以多涎。甘草干姜汤,甘草补中而培土,干姜温肺而降逆也。此肺痿之寒者。
《儒门事亲》(公元 1228 年? )金.张从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肺痿之病,金被火刑,必咳而渴,若但吐涎沫而不咳者,则其人不渴,必当遗尿而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气不摄水故也。此为肺中寒冷,必头目眩晕,多吐涎唾。以其肺胃寒滞,阳不归根,是以发眩。气不四达,是以多涎。甘草干姜汤,甘草补中而培土,干姜温肺而降逆也。此肺痿之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