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后,咳满即止。设其更觉发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本为热药,服之热伤肺津,应当遂时作渴,津亡燥动,风木乃发。若渴反止者,此为支饮内停也。支饮格其阳气,法当昏冒。冒者胃气升逆,必作呕吐。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饮而止呕吐也。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后,咳满即止。设其更觉发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本为热药,服之热伤肺津,应当遂时作渴,津亡燥动,风木乃发。若渴反止者,此为支饮内停也。支饮格其阳气,法当昏冒。冒者胃气升逆,必作呕吐。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饮而止呕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