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宣、吐痰截疟、通行水.
辛苦而寒.能引吐行水.祛老痰积饮.(痰有六、风痰、寒痰、湿痰、热痰、食痰、气痰也、饮有五、流于肺为支饮、于肝为悬饮、于心为伏饮、于经络为溢饮、于肠胃为痰饮也、常山力能吐之下之.)截诸疟必效.(疟疾必有黄涎聚于胸中、故曰无痰不成疟、弦脉主痰饮、故曰疟脉自弦、常山去老痰积饮、故为诸疟要药、时珍曰∶常山蜀漆、劫痰截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用之、疟有经疟、脏疟、风、寒、暑、湿、痰、食、瘴、鬼之别、须分阴阳虚实、不可混治、常山蜀漆、得甘草则吐、得大黄则利、得乌梅穿山甲则入肝、得小麦竹叶则入心、得秫米麻黄则入肺、得龙骨附子则入肾、得草果槟榔则入脾、盖无痰不作疟、一物之功、亦在驱逐痰水而已、士材曰∶常山发吐、唯生用多用为然、与甘草同用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钱许、每见奇功、未见其吐也、世人泥于雷 老人久病忌服之说、使良药见疑、沉 难起、抑何愚耶.常山吐疟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吐风痰.)性猛烈.施之藿食者多效.若肉食之人.稍稍挟虚.不可轻入.鸡骨者良.
烧酒浸一宿.炒透用.栝蒌为使.忌葱茗.蜀漆(常山茎叶.)功用略同.(古方有蜀漆散、取其苗性轻扬、发散上焦之邪结.)甘草水拌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