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方在“湿病”。腹痛者,加芍药。
此段见“湿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汗出当风,窍闭汗回,浸淫经络,是谓风水。风性发扬,是以脉浮,水性沉着,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病因风得,是以恶风。防己黄芪汤,术、甘燥土而补中,黄芪益卫而发表,防己利水而泻湿也。土湿木郁,肝气贼脾,则病腹痛,芍药泻木而清风也。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方在“湿病”。腹痛者,加芍药。
此段见“湿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汗出当风,窍闭汗回,浸淫经络,是谓风水。风性发扬,是以脉浮,水性沉着,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病因风得,是以恶风。防己黄芪汤,术、甘燥土而补中,黄芪益卫而发表,防己利水而泻湿也。土湿木郁,肝气贼脾,则病腹痛,芍药泻木而清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