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查古籍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
寸口脉沉而弱,肾主骨而脉沉,故沉即主骨,肝主筋而脉弱,故弱即主筋。沉即为肾,骨属于肾也。弱即为肝,筋属于肝也。此缘汗出而入水中,如使水伤心气,则水邪随脉而注筋骨,以心主脉也。筋骨既伤,则历节作痛,以诸筋皆属于骨节,而湿邪传流于关节也。湿蒸皮毛,黄汗乃出,缘脾主肌肉,其色为黄,湿渍肌肉,木气不达,木主五色,入土化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