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如肝虚得春而愈,心虚得夏而愈,燥盛得湿而愈,湿盛得燥而愈也。五脏之病,各有所恶,恶则不喜,本其所恶而反得之,则随其所不喜而为病。如病者素不应食,是食为所恶,而反暴思之,是必脏腑之发热也。(此问而知之之法也)。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如肝虚得春而愈,心虚得夏而愈,燥盛得湿而愈,湿盛得燥而愈也。五脏之病,各有所恶,恶则不喜,本其所恶而反得之,则随其所不喜而为病。如病者素不应食,是食为所恶,而反暴思之,是必脏腑之发热也。(此问而知之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