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症初起如水臌,四肢浮肿,饱闷痿惫,后渐周身发 灌水,穿则为疮,脓滋腥污,霎时溃烂。若于肢节间发,则软瘫不能行动,发眉为脱,手足挛折鼻崩唇翻,趾掌毁堕,又曰烂风。若脐中时常绞痛,饮食、坐卧、汗出渐渐羸瘦,若肿从脚起者,害甚急矣,由酒色暴勇,性狠偏狂、怒忿气郁,荣卫败坏,精液枯涸,又被湿毒寒邪,伤损五脏,亏耗脾肾,或怒入水湿滞凝留之故。此种多是风水阴阳所损,年命神煞为祸,以搜风顺气丸、苦参丸、升天脑麝散,兼以祛邪调气、养正扶神之剂方愈。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此症初起如水臌,四肢浮肿,饱闷痿惫,后渐周身发 灌水,穿则为疮,脓滋腥污,霎时溃烂。若于肢节间发,则软瘫不能行动,发眉为脱,手足挛折鼻崩唇翻,趾掌毁堕,又曰烂风。若脐中时常绞痛,饮食、坐卧、汗出渐渐羸瘦,若肿从脚起者,害甚急矣,由酒色暴勇,性狠偏狂、怒忿气郁,荣卫败坏,精液枯涸,又被湿毒寒邪,伤损五脏,亏耗脾肾,或怒入水湿滞凝留之故。此种多是风水阴阳所损,年命神煞为祸,以搜风顺气丸、苦参丸、升天脑麝散,兼以祛邪调气、养正扶神之剂方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