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查古籍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通行血.
甘苦而平.其性行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行、故名.)能走血分.通血脉.乃阳明冲任之药.(阳明多气多血.)除风去痹.止血定痛.利便通经.催生下乳.(气盛血滞者、可暂用以行之、否则宜慎.)治金疮.(止血.)痈疮疔疮.(散血.)出竹木刺.失血后、崩漏家及孕妇.并忌之.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