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芍药干姜桂枝各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法〕,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以麻黄升甘淡分热阴气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芍药干姜桂枝各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法〕,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以麻黄升甘淡分热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