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查古籍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燥脾胃、补心气命门.
辛热.本脾药.兼入心肾.主君相二火.补心气命门之不足.能涩精固气.又能开发郁结.
使气宣通.温中进食.摄唾涎.(胃冷则涎涌.)缩小便.(肾与膀胱相表里、益智辛温固肾、盐水炒、同乌药等分、酒煮山药糊丸、盐汤下、名缩泉丸.)治客寒犯胃.冷气腹痛.呕吐泄泻.泄精崩带.血燥有热.因热而崩带遗浊者.不可误人也.出岭南.形如枣核.取仁.盐水炒.(腹胀忽泻不止、诸药不效、浓煎益智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