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腮)面疮之发,见于眉、颐、腮、颊、鼻、髭、地角诸疡,皆属上焦郁火,诸经积热,风湿壅结、阴阳相滞而生。宜万病解毒丹之类。肿赤痛,先服加减败毒散发汗,次用真人活命饮加黄芩、黄连、栀子、玄参、桔梗、木通之类。
主方
治口唇、颊车、发鬓肿痛、鼻额连头痛。
犀角(七钱五分)升麻(五钱)白芷(二钱五分)防风黄芩(各三钱半)白附子川芎(各二钱半)甘草(一钱五分)羌活(三钱)上作一服,水五盏,煎至三盏,去滓,分作三服。一日一服,热减,制轻剂服之。
《针灸甲乙经》(公元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撰。十二卷。论述生理、病理、诊断、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附∶腮)面疮之发,见于眉、颐、腮、颊、鼻、髭、地角诸疡,皆属上焦郁火,诸经积热,风湿壅结、阴阳相滞而生。宜万病解毒丹之类。肿赤痛,先服加减败毒散发汗,次用真人活命饮加黄芩、黄连、栀子、玄参、桔梗、木通之类。
主方
治口唇、颊车、发鬓肿痛、鼻额连头痛。
犀角(七钱五分)升麻(五钱)白芷(二钱五分)防风黄芩(各三钱半)白附子川芎(各二钱半)甘草(一钱五分)羌活(三钱)上作一服,水五盏,煎至三盏,去滓,分作三服。一日一服,热减,制轻剂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