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世俗皆谓收迟致儿闷死,死胎难下,母子俱亡,其故何也?由产妇诸人,不知生产自然,母子无恙。因藉稳婆为主,彼倘来迟,儿本欲出,不知自然之理,家众彷徨,反教产妇宁耐,按捺产门,不令儿出,以致闷死。诸人惊骇,产妇神魂已离,死胎难下,危亡必矣。凡欲产之妇,预当帮助此理。如初产尤宜详告,所谓天生天化者也。但宜安心守至胞破水下。稳婆未至,先以圊桶涤净,纳衬草纸一,二百(不能接取,恐伤儿头,)产妇坐其上,后人抱靠,任儿自出。倘胞衣不下,妇将自发含嚼,一哕而下。预备小脚箱,纸絮作窝,将儿胞急取起放于内,上以纸絮盖覆,勿掩儿口(天寒,下置微火)自不能断脐洗浴,候稳婆至可也。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世俗皆谓收迟致儿闷死,死胎难下,母子俱亡,其故何也?由产妇诸人,不知生产自然,母子无恙。因藉稳婆为主,彼倘来迟,儿本欲出,不知自然之理,家众彷徨,反教产妇宁耐,按捺产门,不令儿出,以致闷死。诸人惊骇,产妇神魂已离,死胎难下,危亡必矣。凡欲产之妇,预当帮助此理。如初产尤宜详告,所谓天生天化者也。但宜安心守至胞破水下。稳婆未至,先以圊桶涤净,纳衬草纸一,二百(不能接取,恐伤儿头,)产妇坐其上,后人抱靠,任儿自出。倘胞衣不下,妇将自发含嚼,一哕而下。预备小脚箱,纸絮作窝,将儿胞急取起放于内,上以纸絮盖覆,勿掩儿口(天寒,下置微火)自不能断脐洗浴,候稳婆至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