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简明医彀》 干枯倒陷

    是证尤有陷伏倒靥之类,形略似而证不同也。痘色干红变紫,紫变黑,名曰干枯,热极也。

    当于干红时,急宜清凉解毒,防风、白芷、连翘、荆芥、牛蒡、升麻、干葛之类,兼利小便。如胃虚不能纳食,副荣卫不能尽出,虽出而复没,故根晕白色或黑,此内虚所致。手足微冷,或呕或倦,名曰陷伏。宜辛温之药,如理中汤之类,甚则异功、木香。如被风寒所触,或香臭恶气,生人、房事,月经冲触,痘色忽变,名曰倒陷。风寒,参、苏之类加羌、防、蚕蜕。冲触,加味四圣饮。如贯脓七、八日间,气血两虚,不能浆老结靥;或因泄泻不食,忽然痘色干紫,肿消开眼,名曰倒靥。毒伏内攻,非结痂也,急宜大补气血,倍用人参、黄(酒炒、)白术、当归、川芎、肉桂、炙甘草、丁香、木香(二味为末,)加山甲(炒、研一钱、)人牙(火研,二厘)攻补。或得头面数粒结靥,或攻溃成外收,或出细痘数粒,或生痈毒,皆生机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