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查古籍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盖骨物鲠刺不下,若复从上出则为顺。治法之妙,莫甚于涌吐或指绞,或鹅毛蘸桐油,或灯油搅令吐,哽物随出。宜急为之,迟则喉肿食消,不能吐矣。有因循累日不食,至不救者。如鸬、豺、獭治鱼骨鲠;梳灰治发鲠;磁石下铁;狸、虎、狗涎化诸骨(理宜类推。) 图ps46a1.bmp 将小盏盛满水或汤,以左手大、食、小三指竖起,屈中、名二指,驾水在上,向东横左足,竖右足作丁字。右手竖食指,屈余四指,空书上九字于水面,又二篆书盖面,向东吸气一口,吹入水中,令患人口饮水即化。如幼儿不能饮水,食白饴糖粘骨即下,或吐。
鱼骨∶韭白嚼令软,用细线系,口中吞至鲠处,引之骨出。
又水一盏,默以左眼睛于水中书龙字,服不过两盏,小儿书与饮。
又砂仁、甘草为末,棉裹含,徐咽津,久随痰出。或萱草根捣汁,吞下。
又獭爪爬喉下。或獭骨含口中自下。或金凤花子、或根捣绞汁,服。
又皂荚末,吹鼻得嚏哽出。或口念鸬七遍,水咽下。
又本鱼骨顶头上,咳声出,或左右手,反复掷骨背后,立出。
又鱼骨肚肉刺痛,煎吴茱萸汤饮。或饮好米醋半杯。
诸骨哽∶威灵仙煎汁,入砂糖服。或野苎根捣丸。鸡骨,鸡汤下;鱼骨,鱼汤下。
又将狗后脚提起,涎出,饮少许。或胡荽略擂拌醋,连渣咽。
又霜梅肉捣,指大绵裹,冷茶下,扯住线头呕出。
麦芒梗∶鹅倒提口涎饮消。
篾刺∶烂竹篱棍,急流水煎饮。
钱梗∶生茨菰捣汁饮。或荸荠汁,或艾汁,或百部四两煎,酒饮效。
钱、金银物∶胡粉(一两),捣硝石少许,作二服。在腹中,服此亦消。
又取薤黄晒,令萎黄,煮熟勿切,食一大束即下。
又误吞针。瓷器一块。呵之即出。
又多食猪、羊肥肉汁,自泻出。
一儿误吞钓钩,刺喉,得钩线在外。用数珠子穿在线,逐个送入喉中,以珠抵钓,顶脱其尖,一掣而钩上出,巧法也。
一吞钱哽喉,以白纸卷实如箸,以刀横乱割其端作状,别取一箸,缚针钩于端,令不可脱。先下咽轻提轻抑,觉钩入钱眼,次以纸卷纳入咽中,与钩尖相抵,一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