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辨证背心一点痛者,痰湿气也,宜乌药顺气散,合二陈汤,或香苏散加苍术、羌活。体虚人背恶乌药顺气散(见中风)香苏散(见伤寒)御寒膏治背痛恶寒及一切冷痹,并治湿气。
生姜半斤(取汁)牛皮胶三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
铜铫内煮化,移在热汤内炖,以柳条搅至成膏,加花椒末少许,再搅匀,用皮纸摊贴患处,诸痛熨法韭菜,连根捣烂,醋拌炒,绢包熨痛处。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辨证背心一点痛者,痰湿气也,宜乌药顺气散,合二陈汤,或香苏散加苍术、羌活。体虚人背恶乌药顺气散(见中风)香苏散(见伤寒)御寒膏治背痛恶寒及一切冷痹,并治湿气。
生姜半斤(取汁)牛皮胶三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
铜铫内煮化,移在热汤内炖,以柳条搅至成膏,加花椒末少许,再搅匀,用皮纸摊贴患处,诸痛熨法韭菜,连根捣烂,醋拌炒,绢包熨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