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景景医话》 记侄培本故于肿病情形

    侄培本,号心源,患腹肿,医作湿热实症治,用中满分消汤去参萸二姜,余素知其肾亏,曰“此病实中有虚,须兼顾本。”并检示以各方书。不听,既而愈,更以余为谩言矣。余与旁人言,必复发,既而果然。医不知变,仍治以前法,仅加白术、山药等健睥药。余曰“殆矣。”适侄婿曹融甫来?名医曹智涵之子也。余谓侄曰“盍邀诸。”曹诊毕,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焉,而易以汤。侄辈素惧附桂之热者,不敢饮。病日笃,遂卒。卒时见种种心肾不交象,余曰“药既对病,虽附子、肉桂之大热,石膏、龙胆之大寒,麻黄、细辛之外窜,大黄、芒硝之下夺,俱足以生人;苟不对症,即小小感冒,风温而治以卒温之荆防,风寒而治以辛凉之前蒡,亦足以轻病转重,倘怵于大热大寒而不同,古宋何必有此药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