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总论吐泻(四十一)

    凡痘疹吐泻,有不必治者,有当速治者。如初热时即见吐泻,但欲其不甚而随止者吉,盖吐利中自有疏通之意,邪气赖以宣泄,不必治也。其有吐利之甚者则不得不治。又有元气本弱而见此证者,使不速为调补,必致脾气困惫则痘出之后,虚证迭见而救无及矣。此痘前之吐利,其当治不必治,自有轻重之分也。若见点之后,则吐泻大非所宜,速当察其寒热虚实而调治之。

    痘疮吐泻,虽曰多属脾经,然亦有二焦五脏之辩。盖病在上焦,但吐而不利;病在下焦,但利而不吐;病在中焦,则上吐下利。故在上焦者,当辩心肺之脾气;在下焦者,当察肝肾之脾气。此五脏之气,各有相滋相制之机,设不明此,鲜不误矣。

    痘疮吐泻,大都中气虚寒者,十居七八,然亦有邪实毒盛,及饮食过伤而为吐泻者,此宜详审脉证,自有可辩。若果有热毒实邪,则不可误认虚寒,轻用温补,恐反助邪以致余毒痈肿,或为溃烂难收等证。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