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乘雅半偈》 猪悬蹄甲

    作者: 卢之颐

    (本经下品)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主五痔,伏热在腹中,肠痈内蚀。

    【核】曰∶前后四足,各有悬蹄。悬蹄之甲,尖而小;践蹄之甲,大而圆。修事,酒浸半日,柳木火炙松脆用。

    【 】曰∶观豕蹄之黑白,见豕性之躁甚,黑固躁,白尤躁之甚者,则知豕力在蹄,精专在甲矣。悬蹄甲者,豕蹄似鹿而爪四,二践地,二上悬,上悬之甲,悬蹄甲也。有以左蹄后蹄为悬蹄甲者谬矣。盖豕行不举足而曳踵,象水性之趋下为水畜也。四足皆垂,未见左后悬者。玉藻云∶圈豚行不举足,齐如流,端行颐溜如矢,弁行剡剡起屦,执圭玉,举前曳踵,如也。埤雅云∶畜养之闲曰圈,豕子曰豚,端读端弁之端,弁读弁冕之弁,则行不举足,齐如流,冕行之容也。颐溜如矢,端行之容也。剡剡起屦,弁行之容也。礼之以物以服,记其行容者,互相挟也。是故水畜性偏趋下,对待伏热之在腹中,为肠痈,为内蚀,为五痔。

    经云∶热气所聚,则为痈脓,必择精专之所在,乃得内外敌应尔。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