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松毛虫生活在种植松林的丘陵地带,我国南方多见。发病季节以9~10月多见,好发于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
松毛虫体有很多黑色刚体毒毛,能刺入皮肤引起皮肤肿痛,可能为所含的神经毒素所致。仅接触毒毛而未被毒毛刺入者也可以引起全身或局部发痒,发生皮疹。
一、临床表现
(一)皮肤损害 一般在接触毒毛后几分钟到十分钟内发病,见于四肢暴露部位。常见的是丘疹,水肿性红斑或风团,有中间起水疱,极痒,并有烧灼感。病程约1周,有的可演变为结节状,有压痛,需1~2周后渐消退。个别严重病例可出现红肿硬块,疼痛,后期出现波动感,穿刺为渗出液或浓液,破溃后约1~2周自行愈合。
(二)关节症状 发生于发病后数天内,常侵犯手足部小关节,局部红肿疼痛,有非常敏感的压痛点。关节可出现功能障碍,但多于1周内消退,无后遗症。
(三)全身症状 有骨关节症状及严重皮损者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及食欲不振等。
二、实验室检查
血沉升高,白细胞数增高。X线片示受累关节有虫蚀状破坏,脱钙及骨质疏松等。
三、治疗
皮炎以消炎止痒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可白色洗剂。症状重者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或强的松。
关节炎患者可服阿司匹林、抗炎松或强的松等。局部可用0.5%普鲁卡因及去炎松混悬液封闭,或外用紫色消肿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