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急救良方》 痔漏第二十六

    作者: 未知

    治痔疮大便下血用槐树上木耳为末,米饮调一钱,日三服。

    又方 治痔漏 用蜣螂不拘多少,焙干为末,先用白矾水洗净贴之。

    又方 用槐花、炒枳壳去瓤各一两,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汤,空心食前下。

    又方 用凤眼草,赤皮葱,椒,三味捣渣,同煎百滚,盛坐盆内,令热气熏痔。但通手洗之,如此不过三次,愈矣。

    治五痔,用苍耳二两,捣为末。食前粥饮调下一钱,效。

    又方 鼠乳痔 用蜘蛛丝缠其上,自然消落。

    又方 治痔疮下血 用马齿苋洗去土,捣碎绞汁,缓火煎成膏,停冷。每日取少许,作丸,纳所患处。

    又方 肛门边肿硬,痒痛不可忍者 以白矾三分,碎研,用热童便二盏,化开洗痔上。一日二三次,效。

    又方 用桃树根煮汁,一日二三次洗之。或用盐汤洗之。

    又方 用枳壳烧烟熏,一方枳壳煎汤洗,一方枳壳为末,米饮调服,甚效。

    又方 用鱼腥草(其状三角,一边青,山中多有之。其叶若荇菜,多生佛殿阴处。以指捻臭与鱼腥相似也)取一握,煎汤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

    又方 治痔疮 用鳗鲡烧熏粪门,痔虫尽死。

    治漏疮恶水自大肠出 用黑牵牛研细去皮,细末一分,入猪腰子内,以线扎青荷叶包,火煨熟,细嚼,温盐酒下。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