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急救广生集》 荤辛菜类

    作者: 程鹏程

    韭,病患少食,多食助阳,损神昏目,酒后尤忌。(《衍义》)不可与蜜同食。若共牛肉食,成瘕病。(《会编》)

    薤(似葱而细)食之,生痰涕,动邪火。反牛肉。(《食鉴》)

    葱多食,令人神昏发落,虚气上冲。(《从新》)同蜜食,下痢腹痛。同犬雉肉食,九窍出血害人。(《金匮玉函》)

    蒜多食,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昏目,损神伐性。虚弱有热之人,切勿沾唇。(《图经》)食蒜行房,令人面变颜色。(《千金》)

    芸台(俗名油菜),患腰脚者不可食,食之加疾,又损阳气,发疮及口齿病。胡臭人不可食,又能生腹中诸虫。道家特忌,以为五荤之一。(《食疗》)

    芥菜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发疮。(《从新》)同兔肉食,成恶邪病。同鲫鱼食,发水肿。《食治》)有癣疮痔疾便血者忌之。(《单方全集》)

    白菜(本草名菘菜),夏至前食,发皮肤风痒,动气发病。(《四声》)气虚胃冷人多食,恶心吐沫气。(《纲目》)

    萝卜(本草名莱菔),多食,耗肺气。生食渗血嘈心。如服地黄、何首乌者食之,须鬓发易白。(《传家宝》)

    蔓菁子(即芜菁,一名诸葛菜)多食动气。(《衍义》)

    胡荽久食,损神健忘,病患食之脚软。(《从新》)根大损阳滑精,发痼疾。(《食鉴》)

    生姜八九月多食,至春患眼疾,损寿减精力。(《孙真人方》)

    茴香(古作 香),食之,能昏目、发疮。若阳道数举,得热则吐者,均戒。(《征要》)

    蓬蒿菜(古名同蒿),多食,动风发气。(《食鉴》)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