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经中品)
【气味】咸,微温,无毒。
【主治】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在腹中,无子,阳痿不起,补不足。
【核】曰∶阳起石,云母根也。出齐山,及云山、泰山、琅琊诸山谷。今唯齐州采取,他处不复识之矣。仅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阳起山,其山尝有暖气,虽盛冬大雪,独无积白,盖石气熏蒸使然也。山唯一穴,禁闭不开,每岁初冬,州官监采,第岁月积久,其穴益深, 凿他石,得之甚难。以白色明台,云头雨脚,轻松若野狼牙者为上;黄色者亦佳;
其上犹带云母者称绝品也。拣择供上,剩余者,州人方货之,不尔无繇得也。庚辛玉册云∶阳起,阳石也。齐州拣金山出者为胜。其尖似箭镞者力强,如狗牙者力微,置雪中,倏然没迹者为真,写纸上飘然飞举者乃佳也。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石葵、蛇蜕皮。
畏菟丝子。忌羊血。不入汤煎用。
【 】曰∶起阳以为量,因名阳起石耳。盖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故主凝聚以为眚,流行以为用也。阳起,云母根,高山,阳起母,云母阳起,互相 勘,则知内守外使之为用矣。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阳起,两得之矣。)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本经中品)
【气味】咸,微温,无毒。
【主治】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在腹中,无子,阳痿不起,补不足。
【核】曰∶阳起石,云母根也。出齐山,及云山、泰山、琅琊诸山谷。今唯齐州采取,他处不复识之矣。仅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阳起山,其山尝有暖气,虽盛冬大雪,独无积白,盖石气熏蒸使然也。山唯一穴,禁闭不开,每岁初冬,州官监采,第岁月积久,其穴益深, 凿他石,得之甚难。以白色明台,云头雨脚,轻松若野狼牙者为上;黄色者亦佳;
其上犹带云母者称绝品也。拣择供上,剩余者,州人方货之,不尔无繇得也。庚辛玉册云∶阳起,阳石也。齐州拣金山出者为胜。其尖似箭镞者力强,如狗牙者力微,置雪中,倏然没迹者为真,写纸上飘然飞举者乃佳也。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石葵、蛇蜕皮。
畏菟丝子。忌羊血。不入汤煎用。
【 】曰∶起阳以为量,因名阳起石耳。盖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故主凝聚以为眚,流行以为用也。阳起,云母根,高山,阳起母,云母阳起,互相 勘,则知内守外使之为用矣。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阳起,两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