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急救广生集》 血症

    作者: 程鹏程

    吐血采石榴花风干作末,吹鼻中立瘥,千叶者尤佳。(《吴瑞本草》)

    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许学士本事方》)

    一方,用新汲水,随左右洗足即止,屡试有效。(《叶氏摘玄方》)

    一方,用冷水浸纸贴囟上,以熨斗熨之,立止。(《贞元广利方》)

    舌衄齿衄蒲黄(炒) 螺青(各一钱)为末,掺舌上,盐汤漱。(《明医指掌》)

    少小鼻衄小劳辄出,桑耳熬焦捣末,每发时,以杏仁大塞鼻中,数度即可断。(《肘后方》)

    牙根出血(名牙泻)草决明煎水,噙之立止。(《奇方类编》)

    牙关出血如一线槐花略炒为末,以指头蘸末搽牙,以止为度。(同上)

    齿缝出血梧桐泪研末,干贴齿缝,如血不止,另易之。(《准绳》)

    一方,用纸 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立止。(同上)

    耳中出血麝香(少许),人牙( )存性,出火毒,共为细末,用少许吹之即止。(《秘方集验》)

    一方,用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方》)

    皮肤间忽然血溅出用煮酒坛上纸,碎扯如杨花,摊于血出处即止。(《百一选方》)

    汗血胎发烧灰扑之。(《济生编》)

    五窍出血将井花水当面连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草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其血立止。(《医说》)

    肠风漏血谷精草 马兜铃藤 川乌头 荆三棱各等分(炒) 煎水,先熏后洗之。(《普济方》)

    小便尿血莴苣菜捣敷脐上即止。(《海上方》)

    女人阴血(因交接伤动者) 五倍子末掺之良。(《熊氏方》)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