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香口辟臭明矾入麝香为末,擦牙上。(《生生编》)
口臭用香茹含之。(《证治要诀》)
口破滑石(一钱)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 研末,掺患处。兼治牙疳,鹅口,俱禁水漱。(《集验方》)
口烂凤尾草(井内所生) 青苔草 瓦上焙干,加冰片少许,共研细末。先用甘草汤洗过,后掺之,三日即愈。(《王氏效方》)
口疳缩砂壳 研,擦之即愈。(《活幼新书》)
一方,用鸡肫黄皮烧灰,敷亦立效。(同上)
口内走马各样疳疮取多年田野中白螺蛳壳,再加孩儿茶少许,共为末,吹患处,数次即愈。(《同寿 》)
口疮破烂肿痛连喉百法治之不效者取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吐自愈。或用吴茱萸为末,醋调,涂足心。(同上)
一方,用五倍子末掺之,吐涎便能饮食。(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