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鼻衄

    鼻衄,就是鼻出血。有些年轻孕妇身体素来健康,也无急慢性疾患;鼻子无病,更无挖鼻孔的坏习惯,但常会鼻出血,这是什么缘故呢?与内分泌有关。

    妇女怀孕以后,血中的雌激素量要比妊娠前增加25~40倍。在雌激素的影响下,鼻粘膜肿胀,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易于破损出血。鼻中隔的前下方,本来就血管丰富,且位置浅表易受损伤,乃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再加上妊娠引起的变化,即使不受伤,亦会出血。

    通常为鼻子的一侧出血,并且出血量不多,或仅鼻涕中夹杂血丝而已。由于鼻出血的部位多数在鼻中隔前下方,所以,只需把出血那侧的鼻翼向鼻中隔紧压或塞入一小团干净棉花再压迫一下即可止血。若双侧鼻孔出血,可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部以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出血区,时间稍微长些(5分钟左右);再在额鼻部敷上冷毛巾(不时更换)或冰袋,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可减少出血、加速止血。鼻出血时,千万别惊慌,要镇静,因为精神紧张,会使血压增高而加剧出血。如果血液流向鼻后部,一定要吐出来,不可咽下去,否则将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呕吐时,鼻出血必然增多。倘若采用上述措施鼻出血继续,则须赶快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处理。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