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乘雅半偈》 矾石

    作者: 卢之颐

    (本经上品)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寿。

    【核】曰∶出河西山谷,及陇西武都、石门,吴中、益州、晋州、青州、慈州、无为州诸处。颂云∶初生皆石,烧碎煎炼,乃成矾也。凡五种,其色各异,白矾、黄矾、绿矾、黑矾、绛矾也。时珍云∶折而辨之,不止五种。白矾,方士谓之白君,出晋州者上,青州、吴中者次之。洁白者为雪矾,光明者为明矾,亦名云母矾;文如束针,状如粉扑者为波斯白矾,并入药为良。黑矾,铅矾也,出晋地,其状如黑泥者为昆仑矾;其状如赤石脂,有金星者为铁矾;其状如紫石英,引之成金线,画刀上,即紫赤色者,为波斯紫矾,并不入药饵,惟丹灶及疮家用之。绿矾、绛矾、黄矾,俱见本品条下。其杂色者,则有鸡屎矾、鸭屎矾、鸡毛矾、粥矾,皆下品,亦入外丹家用也。修事,凡使白矾石,贮瓷瓶内,置于火中, 令内外通赤,钳揭起盖,旋安石蜂巢入内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以纸裹,安五寸深土坑中,一宿取用。又法∶取光明如水晶,酸、咸、涩味俱全者,研作细粉。以瓷瓶,用六一泥固之,候泥干,入粉三升于瓶内,旋入五方草,及紫背天葵,各取汁一镒,俟汁干,盖瓶口,更泥封,上下用火百斤, 之。从巳至未,去火取出,则色如银,研如轻粉用。时珍云∶今人 干谓之枯矾,不 者为之生矾。入服食家法,用新桑合 一具,于密室净地,以火烧地令热,洒水,或若流于上,乃布白矾于地上,以 覆之,四面用灰壅定。俟一日夜,其石精皆飞于 上,即扫取之。更如前法,凡数遍乃止,名曰矾精。若欲作水,即以扫下矾精一斤,纳三年苦酒一斗中,澄清之,号曰矾华,百日弥佳。若急用之,七日亦可。甘草为之使。恶牡蛎。畏麻黄。

    【 】曰∶矾石具五色味,本经品白为上,寒酸偏胜,涩其性,非味也。盖弱土之气,御于白天生白矾,是禀天一水,转坚金地矣。故一名羽涅。羽者,水之音;涅者,水中之具土者。固石显土地坚金之体相,熔则仍还水大润湿之本性耳。然则功能,不唯涩去脱,亦滑去着矣。故泄痢白沃者涩之;息肉疮蚀者滑之;若坚骨固齿,明目增年,及失音瘰 ,痰癖淡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