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奥妙,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宜活动,是预防、消除疲劳和健康长寿的要素。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中老年人好静不好动、倾向安静生活,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与营养具有同等重要意义,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相对增高,低密度脂蛋白(促血管硬化、冠心病因子)相对减少,甘油三酯明显降低,体脂减少,腰围缩小。经常锻炼的人血液总容量可增加10%或更多,遇到紧张时血压不至于过度升高,并降低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危险性。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人对80多名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观察,在同一年龄组,打拳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比不打拳组要低一半以上,发生高血压的年龄期也推迟10~15年。也有人对40岁以上知识分子进行调查,不经常参加锻炼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高出2倍。

    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空做做,忙了不做,想到参加,想不到不参加,而是应该作为一天生活中的必修课,天天雷打不动。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每天半小时左右,上午和下午如能再参加工(课)间操,那更为理想。寒冬腊月天气寒冷,也可改在傍晚进行。锻炼项目可因人而异,广播操、练功十八法、太极拳、气功、健身跑、散步、登高运动、球类或足健疗法等,不必作硬性规定,但需注意的是运动量掌握要适度。

    一般以锻炼完毕,冬天自觉感到全身暖和;夏天微微出汗但不觉得心跳为度。千万不可不锻炼则罢,一锻炼满头大汗、气喘、心跳,这样对年老体弱多病的人非但无益,有时反而有害,甚至发生意外。

    这里介绍一套给中老年知识分子的健身操: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