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山楂糕500克,鸡蛋3个,熟猪油500克,淀粉、面粉、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山楂糕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条,鸡蛋磕入碗内,打散,放入淀粉和面粉,调成稠糊。锅置于火上烧热,倒烧猪油,油热后将山楂条放在鸡蛋糊内滚一滚,然后放入热油锅内,炸至两面焦黄,即可出锅装盘,撒上少许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消食化积。适宜于消化不良的患者,尤其是小儿食积者食用,也可作为降血脂、活血、散瘀思者的食疗膳食。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主要原料:山楂糕500克,鸡蛋3个,熟猪油500克,淀粉、面粉、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山楂糕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条,鸡蛋磕入碗内,打散,放入淀粉和面粉,调成稠糊。锅置于火上烧热,倒烧猪油,油热后将山楂条放在鸡蛋糊内滚一滚,然后放入热油锅内,炸至两面焦黄,即可出锅装盘,撒上少许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消食化积。适宜于消化不良的患者,尤其是小儿食积者食用,也可作为降血脂、活血、散瘀思者的食疗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