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其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其发病与荨麻疹相似,可由药物、食物、吸入物、病灶和物理因素(如日光、寒冷)等引起,最常见的药物是阿司匹林,最多见的食物是水果(尤其草莓)和鲜鱼。
皮损常出现在早、晚,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块,明显高出皮面,光滑、发亮,触之坚实或具弹性,多呈皮色或淡红色。损害多发生在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唇部、耳垂、外生殖器及咽喉部。其分布多不对称,一般为单个。可持续存在1、2天甚3、4天才消退,退后不留痕迹,但有复发倾向。
局部可有微痒、灼热、紧张和麻木感,一般无全身症状。
本病防治法基本同风疹块。如能寻获原因,当以去除病因为首要,如对某些食物、药物过敏,则应避免再用,如有感染病灶,则应及时治疗。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其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其发病与荨麻疹相似,可由药物、食物、吸入物、病灶和物理因素(如日光、寒冷)等引起,最常见的药物是阿司匹林,最多见的食物是水果(尤其草莓)和鲜鱼。
皮损常出现在早、晚,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块,明显高出皮面,光滑、发亮,触之坚实或具弹性,多呈皮色或淡红色。损害多发生在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唇部、耳垂、外生殖器及咽喉部。其分布多不对称,一般为单个。可持续存在1、2天甚3、4天才消退,退后不留痕迹,但有复发倾向。
局部可有微痒、灼热、紧张和麻木感,一般无全身症状。
本病防治法基本同风疹块。如能寻获原因,当以去除病因为首要,如对某些食物、药物过敏,则应避免再用,如有感染病灶,则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