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原因可分为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胎盘滞留(或残留)、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类。

    产后出血的处理是产科医生的事。预防措施主要有:

    1.加强孕期保健。对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要及时纠正或控制。有不宜妊娠且有产后出血可能的合并症者,应在孕早期终止妊娠。对双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或有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者,应择期住院待产。

    2.做好计划生育,尽量做到以成功避孕来控制生育而减少人工流产。因为人工流产容易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与炎症且是产时胎盘粘连、滞留、残留甚至植入而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3.产时听从医务人员指导。在第一产程避免思想过于紧张,注意保存体力;不要在子宫口尚未开全前或胎儿即将娩出时全力屏气以免子宫颈撕裂或会阴严重裂伤导致出血增加。

    4.产后2小时内要解小便以排空膀胱而不妨碍子宫收缩。产后30分钟内让新生儿早接触母亲、早吸吮母乳并保持多吸吮(24小时不少于6~8次),既有利于促进母亲乳汁分泌,也有利于母亲子宫收缩与复旧,减少产后出血机会。

    5.产后数天以上、特别是10天以后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其主要原因是胎盘(或胎膜)部分残留、子宫的胎盘附着面复原不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坏死等,这些情况致产后出血还常有局部感染的因素参与。接产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提高产科质量以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在产妇则应注意产前产后的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机会。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张骥
  • 作者:
    周学海
  • 作者:
    贺龙骧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