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基础护理学》 五、分泌物培养标本采集法

    (一)目的 检查致病菌,协助诊断。

    (二)用物

    无菌拭子试管,酒精灯,火柴,无菌生理盐水,压舌板。

    (三)操作方法

    1.咽拭子培养 备齐用物,贴好标签,向病人说明目的以取得合作。点燃酒精灯,将拭子取出蘸无菌生理盐水(必要时以压舌板轻压舌部),嘱病人发“啊”音,以轻快的动作,迅速擦拭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的分泌物后,速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将拭子插入试管中塞紧,并立即送验。取霉菌培养标本,须在口腔溃疡面上采取分泌物。

    2.伤口分泌物标本 用拭子擦拭伤口分泌物后,速将试管口于酒精灯火焰上消毒,插入拭子塞紧送验。

    复习思考题

    1.集检验标本有何意义?

    2.采集标本的原则是什么?

    3.采集全血、血清、血培养标本应各备何种盛血容器?为什么?采集中应注意的事项?

    4.如何采集尿常规、12小时24小时的尿标本?

    5.如何采集痰标本?

    6.怎样采集粪便常规标本、隐血标本?

    7.留取寄生虫及虫卵标本时应注意什么?

    8.常用的血液抗凝剂有哪些?

    9.留取尿标本做爱迪氏计数及17-酮类固醇检查时各应选择何种防腐剂?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