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基因与疾病》 第九节 镰状细胞性贫血

    镰状细胞性贫血(SCA)在美国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大约有72000个美国人受到影响或在非洲后裔美国人中的概率为1/500。SCA是以发生疼痛、慢性溶血性贫血、和严重感染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开始于儿童期。

    SCA是一种常规染色体隐性疾病,在染色体11p15.4发现的血红蛋白Beta基因突变引起贫血。携带HBB的频率在世界各地不同,由于携带者有点儿抗疟疾能力,所以高发率与高发疟疾地区有关。

    大约8%非洲后裔美籍人是携带者。HBB的突变导致产生结构不正常的Hbs血红蛋白(Hb),Hb是一种产生血蛋白的携氧蛋白,具带色特点。在某些如低氧或高浓度血红蛋白的条件下,具有Hbs血红蛋白的患者,其不正常的Hbs簇聚集,把受扰乱的RBCs变成镰刀形,改形并固定下来,结果就产生疼痛甚至形成危害性组织。

    虽然到目前为止,SCA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流质、止痛药、抗体、和输血的结合常用于临床治疗。一种抗肿瘤药羟基脲在防止疼痛危象方面已显示出效果。当患SCA的患者服用羟基脲时,诱导胎儿形成Hb(HbF),使胎儿期或新生期产生的正常aHb,防止镰刀型贫血产生。已开发出的SCA鼠模型,正在成为有效治疗SCA的潜在新方法。

    镰状细胞性贫血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