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背人形第一图(图缺)
小儿脱肛泻血,每厕脏腑撮痛不可忍者,灸百会一穴三壮,在头中心陷者是也。
炷如小麦大。
小儿新生二七日内,着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风中于脐,循流至心脾二经,遂使舌强唇痉,嗍奶不得,斯病所施方药,不有十全尔,大抵以去客风无过。灸承浆一穴,七壮。
在下唇棱下宛宛中是也。次灸颊车二穴,各七壮,在耳下曲颊骨后。炷如雀屎大。
小儿食时头痛,及五心热者,灸噫嘻 二穴,各一壮,在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宛宛中。炷如小麦大。
小儿三五岁,两眼每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不可忍者,灸九椎节上一壮。炷如小麦大。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背人形第一图(图缺)
小儿脱肛泻血,每厕脏腑撮痛不可忍者,灸百会一穴三壮,在头中心陷者是也。
炷如小麦大。
小儿新生二七日内,着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风中于脐,循流至心脾二经,遂使舌强唇痉,嗍奶不得,斯病所施方药,不有十全尔,大抵以去客风无过。灸承浆一穴,七壮。
在下唇棱下宛宛中是也。次灸颊车二穴,各七壮,在耳下曲颊骨后。炷如雀屎大。
小儿食时头痛,及五心热者,灸噫嘻 二穴,各一壮,在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宛宛中。炷如小麦大。
小儿三五岁,两眼每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不可忍者,灸九椎节上一壮。炷如小麦大。